霜降 | 天上繁霜降,人间秋色浏览数:26次
![]() 10月23日,霜降到来。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霜降以后,气温骤降,昼夜温差增大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言:“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”。 ![]() ![]() 此时,中国黄河流域树叶枯黄,落叶纷飞,千里沃野上,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。 驿内侵斜月, 溪桥度晚霜。 —吕本中(宋)•《南歌子·旅思》 枯草霜花白, 寒窗月影新。 —陆游(宋)•《霜月》 ![]() 古人将霜降分为三候:“一候豺乃祭兽。”这个时节,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准备过冬了。 “二候草木黄落。”树叶的生命走到了尽头,纷纷掉落。 “三候蛰虫咸俯。”蛰伏的虫子进入了冬眠的状态,在自己的洞中不动也不食。 ![]() 霜降之时,在五行中属土,根据中医养生学的观点,应以淡补为原则,并且要补血气以养胃。霜降之时,早晚温差大,秋燥明显,因此还应注意防秋燥、防秋郁、防寒,多吃滋阴润燥之物。 天热去燥,天冷养肺,就喝原果熬制冰峰酸梅汤 山楂性温,归脾 、胃、肝经,乌梅性平,归肝、脾、肺、大肠经,这两者可以帮助健脾养胃;而甘草亦有着益气补中,润肺止咳,清热解毒,调和药性之功效。由这三者为原料精心熬制出来的酸梅汤,对于防秋燥有着显著的作用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养生,是根据季节变化做出的饮食及生活行为的调整,很多地方在霜降之时有吃柿子的习俗,不仅仅因为过了霜以后的柿子更甜,更因为当地人认为柿子有着防秋燥、御寒、补筋骨的作用。 除此之外,霜降时节还有赏菊、登高远眺、进补的习俗,这些习俗背后都蕴藏着人们朴素的生活观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不同时节的不同习俗都承载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,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。天地万物,各有其时,各循其律,大自然就这样互为孕育,生生不息,愿我们都能在此中领悟生命的奥义,珍惜美好时光,不断充实自己,带着梦想与希望不断前行......
|